今日热闻!开在网络的大学文史哲课成“网红课”
来源:央广网    2023-02-24 13:45:57

文汇报记者 吴金娇


(资料图)

网上听名校文史哲课程正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超69万名网友不仅在抖音做北大历史系的“走读生”,更在评论区“催更”上课;复旦大学一节哲学公开课吸引800万人次“在线听讲”……据悉,已有800多家认证高校与近万学院入驻B站,其中公开课内容已覆盖100多所头部高校,课程量达3万套。

不只是“单纯娱乐”“看个热闹”,近年来,人们对短视频平台的使用方式在发生转变,对平台内容的深度和厚度的要求也在同步提高。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名校开出的文史哲课程一跃成为“网红课”,收获越来越多的拥趸。以2022年抖音用户最爱听的十大高校公开课为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明心见性与中国人生命观》《论语导读》等文史哲课程赫然在列。

在传统印象里,历史学者总是“独坐书斋、闭门论道”,哲学学者的讨论“艰涩高深,凡人勿近”,然而,来自名校的学者们用实力证明严肃内容也可以如此动听,文史哲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相关课程在网络“出圈”,引发不少学者思考:从校园到网络,当学生数量实现了百万级的跨越后,高校教师们还能“hold住课堂”吗?来自高校的“职业选手”能否拿出更有深度、更具体系的诚意之课,以丰富学生的头脑,传授有温度的知识,启发更多人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名师成“顶流”,大师课也是“网红课”

大学的文史哲课程在网上有多火?一组数据可窥一斑。2022年1月,《北大杨立华教授讲庄子哲学》上线B站。截至今年1月,已有超3万人学习了这门课程,近30万人关注相关账号,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00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22年5月进驻抖音短视频平台,9月开出的“入门课系列讲座”累计观看人次近800万,由学院推出的“早期易学系列讲座”单场最高累计观看人次超300万。2022年9月,北大历史系入驻抖音,目前账户已更新了邓小南、阎步克、叶炜等名师历史精品课程,吸引了26.9万“走读生”追课。

高校名师成知识区“顶流”,大师课成了“网红课”,吸引数百万网友成为“同班同学”在线“辅修”,这个现象引起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浩的关注。在他看来,文史哲课程在网络“走红”是一种必然。“短视频时代,视频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快速娱乐,抓住碎片化时间学习知识、丰富自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需求,这与我们民族热爱学习的特质相符合。”以B站为例,用户以90后、00后居多,他们生活在大数据和视频时代,更乐意通过视频获取资讯和知识。作为较早在网络上“亮相”的大学教师之一,熊浩发现,大众对知识的渴求不再止于“短、平、快”的内容,能够启发思考、以古论今的文史哲内容高度契合了大众关注内心、关注自我精神世界的趋势。

有报告统计,年轻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精神状态。在与个人成长相关的热门搜索话题中,“如何停止精神内耗”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4亿,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哲学热”。“当社会快速变化,年轻人面对的矛盾和疑惑更加集中,对精神的追问随之增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发现,2022年下半年开始,复旦哲学课在网络上实现从几万人在线观看到几百万人在线观看的“现象级”跨越。

严肃内容变有趣,让更多人从经典中汲取力量

为何严肃内容可以在网络火热“出圈”?一些网友感慨:正是从高校深入浅出的文史哲课堂里,他们获得了心灵的滋养,从经典中汲取力量。在学者们看来,为互联网定制的公开课,其功能类似于大学里的通识课,可以将有着厚重底蕴的文化讲给更多人听。

以北大历史课为例,在网络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人上学也修“双学位”、周代贵族怎么“吃瓜”、宋人怎么“防盗版”这般妙趣横生的话题,教授们也会深入浅出地讲授关于“士族门阀的形成”“唐宋变革说的主要内容”“西周礼乐文明”这样有深度的学术内容。

在孙向晨看来,不论是入驻B站还是抖音,复旦哲学课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丰富大脑、培养思考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哲学,让大家能对生活多一点审视、多问一点为什么,对待任何事情都能作出自己的判断。”

打破知识边界,做好有深度的知识科普

在打破知识边界这件事上,越来越多高校加入了名师“组团营业”的道路。据抖音发布的2022年度数据:抖音高校直播21103场,同比增加46%;观看高校直播公开课的抖音用户达9500万人次;共计有400位教授、45位院士、4位诺奖得主在抖音分享知识。许多网友感慨,正是因为有了网络平台,才实现了他们“走进名校”的梦想。

在学者们看来,打破知识边界,走出校园象牙塔,是新时代教师的重要使命。“大学教师就像一座桥梁,从前搭建在校园里,如今这座桥梁设置在互联网,既能够还原知识与教育的本质,还能展现出学术的开放与包容。”熊浩认为,通过短视频平台,看似曲高和寡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更加多元、广泛的传播,能够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

“其实哲学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遥不可及。”孙向晨说。在短视频平台上,与哲学相关的视频不在少数,但内容同质化严重,其中有不少视频是“江湖哲学”,和真正的哲学相比,它们更像是心灵鸡汤。有观点认为这也解释了为何北大、复旦等名校的文史哲课程能在一众视频中“杀出重围”。

“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站出来和大家聊聊真正的哲学。”孙向晨说。作为“知识科普”的“职业选手”,教授们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多位学者与记者谈到,“一流学者未必能成为一流UP主”,互联网课堂和校园课堂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对习惯于传统课堂的教授们而言,几乎要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

与此同时,也有人发问:短视频平台上的文史哲课,上得深、讲得透吗?“通识课并非专业课的简单化和降维版。短视频上的课程,也并非因其短而失去直抵人心的力量。”熊浩认为,当课堂扩容到上万人甚至数百万人,当“学生”群体有了不同年龄与经历跨度,教师能否在短时间内讲好一个知识点,让看似艰深的文史哲知识打动更多人、点燃更多人学习的欲望,这个难度并不亚于给硕博生上课。

经历了爆发式增长,随着高校校门的“打开”,高校网上公开课还能延续奇迹吗?对此,孙向晨表示,复旦哲学学院也在积极思考,比如与平台探索开展更深度合作,推出更多契合传播特点的优质短视频,让更多人走近哲学、爱上哲学。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玩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