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于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手抄报_健康教育主题手抄报的知识大家了解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手抄报_健康教育主题手抄报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春季健康教育知识;春天来了,天暖、花开、叶绿、景美,人们的心情也自;要注意适度开窗换气;2、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3、要经常参加户外活动;4、要保持日常生活规律;5、要避免多去公共场所;6、要注意个人清洁卫生;7、要经常翻晒衣服被褥;一、春季心血管病人不可掉以轻心;春季气候逐渐变暖,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一冬的严;据翟院长介绍,每到春季,急性心肌梗等心血管春季健康教育知识春天来了,天暖、花开、叶绿、景美,人们的心情也自然格外的舒畅。
(资料图)
2、但传染病专家近日提醒,春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多变忽冷忽热,适宜多种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3、因此,同学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既不要盲目恐慌,又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采取积极预防、综合控制的措施,御病原于身体之外。
4、要注意适度开窗换气。
5、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的相对恒定。
6、早晨要注意开窗换气,吐故纳新,经常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空气新鲜。
7、2、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
8、春天的天气乍冷乍热,变化多端。
9、同时,人体抵抗力也处于低下的状态。
10、因此,一定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的发生。
11、3、要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12、春天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季节,要抓住春光明媚的大好时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户外活动。
13、4、要保持日常生活规律。
14、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处事不要过激,应做到心胸开阔,心平气和,情绪乐观,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15、5、要避免多去公共场所。
16、公共场所人多嘈杂,空气污浊,是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场所。
17、患有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人,要自觉不到公共场所去,以免传染给他人。
18、6、要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19、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20、最好每天用清水洗眼睛、鼻腔两次以上,保征眼和鼻的卫生。
21、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绢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22、7、要经常翻晒衣服被褥。
23、衣服被褥潮湿之后容易孳生病菌。
24、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有效地杀灭病菌。
25、因此,要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留卫生死角。
26、 春季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一、 春季心血管病人不可掉以轻心春季气候逐渐变暖,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一冬的严寒之后,都认为患病的“高发期”已经过去,开始不自觉地放松了紧张的心情。
27、而据专家讲,事实上每年的3、4月份仍是性血管病患者的“危险”期,此时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28、据翟院长介绍,每到春季,急性心肌梗等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常会出现一个高峰,究其原因,多变的气候是最危险的杀手。
29、众所周知,春季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反复无常,特别是今春,几次大规模的冷空气来临,更使这个春天显得寒意颇浓。
30、而此时,供暖期已过,居室内的温度比起冬季来可能会更低。
31、寒冷是多种心血管疾病诱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气温不断地高低变化中,有些病人又常常因麻痹大意娥而延误治疗,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32、翟院长讲,春季的阴雨天对心血管病人也十分不利。
33、阴雨天气阴沉,气压下降,这种环境会影响人体的血管、神经、内分泌等功能,往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
34、另外,若不慎淋雨,则更有可能引起感冒受寒,诱发心血管疾病。
35、春季该如何预防心血管病呢?翟院长提醒患者,首先要注意保暖,居室温度保持15-18℃,低温可能造成血流缓慢、血粘稠度增高,血管收缩及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
36、外出时更要注意头和脚的保暖。
37、其次是要有防范意识,可定期进行检查,测量血压,用一些预防或保健性的药物,外出时要备好常用急救药物。
38、一旦感觉不适,及时去医院就诊。
39、最后,心脑血管病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身体锻炼,限制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吃高蛋白质、蔬菜、水果等食物;忌烟,适量少饮酒。
40、二、 有些病不能凭感觉判断 发烧:发烧是许多疾病常有的症状,可是老年人由于机体反映迟钝,在患有肺炎、胆囊炎或一些感染性疾病时,常常不出现高烧,有时仅出现低烧,有的体温甚至低于正常。
41、所以根据体温高低来衡量病情轻重是不是可靠的。
42、2、嗜睡:一些老年人患了病会出现意识障碍而嗜睡,此时切不可以为老年人糊涂而掉以轻心。
43、3、头晕:有些高血压患者有头晕症状,血压降下来后就不头晕了。
44、因而有些高血压患者凭感觉服用降血压药,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
45、其实,头晕并不只是血压高的症状,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用降压药非常危险。
46、三、 中药治疗眩晕症颈性眩晕是指颈部疾病引起而出现的眩晕。
47、眩是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站立不稳。
48、二者常并见,故称为眩晕。
49、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有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晕”的说法。
50、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中,眩晕是突出的症状,患者有旋转感、浮动感、失定位感、昏沉感等,多于回头转颈、起床卧床、伸屈脖子等头颈体位改变时发生,发作时间由瞬间即逝、持续数秒钟的,也有长达一天甚至数天者,症状多为偏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汗异常等症状。
51、多数人还有颈项强直,活动受限。
52、此外,还伴有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咽痛、咽喉异物感、声音改变、视物模糊等症状。
53、一旦发生眩晕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
54、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富于营养和新鲜清淡,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并补充钙质,缺钙可导致颈椎骨质疏松和增生,与颈性眩晕密切相关。
55、补充钙质除了牛奶、蛋类、鱼虾、大豆和豆制品等食品外,最好的补钙方法是经常适度晒太阳,每天晒15分钟,阳光中紫外线可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56、最后,要养成良好的姿势,这对预防眩晕发病和减轻发作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