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讨论性别议题切忌自说自话,别被刻板印象迷了眼
5月20日,在许多人都在纪念“爱与被爱”的这一特别日子的时候,“吵架到一半发现男朋友是对的”这一有关恋爱的老生常谈话题,却在这一天不失时机地登上了微博热搜。
一部分人选择直接加入此话题的讨论,有的直言,这时候女方应该撒娇、装委屈;还有的则认为,大方承认错误即可。此外,也有一部分人对这一话题本身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在固化女性不讲道理的刻板印象。当然,也有人抛开话题的语境,依据脑海中的刻板印象,开启嘲讽模式,感慨二十几岁的人却与两三岁的儿童的大脑拥有相同的运行方式,讽刺道“这就是所谓的‘小仙女’”。
不知从何时开始,只要话题一涉及性别,便少不了部分人拿起男女对立的那一套话术,一系列有关“天价彩礼”“男权凝视”的争执也随之展开。于是,本就充满争议的事件随着讨论的如火如荼、无休无止逐渐变得面目全非,但是热度却蹭蹭地往上涨。由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事实越发模糊的争执之中,直到一方疲惫或者是忘记,便心照不宣地“签订停战协议”,在“冷战中”等着下一次爆发的契机。
单就此话题来说,为何有人沉浸在话题的讨论当中,而有的人却对话题本身,甚至是对主体本身展开了强烈批判?笔者认为,其实这并非是男性或者是女性群体的错,也并非仅仅是三观不正、素质低下的问题。更深层次地来说,笔者认为,应该是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复杂事实,为了便于各方人士参与,不得不高度抽象化男性或女性群体这一思维模式惹的祸。
所谓高度抽象化男性或女性群体是指,为了更好地理解某一群体,而刻意对复杂群体扁平化、无差别化。而处在这一思维下,大家都很难避开对某一具体性别的刻板印象,反而却是误解那些群体。不妨细想,我们即使是对每个人都身处其中的整个人类群体都很难避免抱有刻板印象,更何况是对于自己身处的群体之外的异性?
此外,当下,互联网在促成地球村形成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少人,线上骂人一套接着一套,堪称“九漏鱼”,而到了线下却频频“社恐”,甚至待人彬彬有礼。原因何在?我想,首先,在线下,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参与事件的人员的具象化,让我们能更加精细、具体、理性地判断原委。而线上,对于网络另一头的争论对象的年龄、身份、性别甚至是物种的未知,让我们不自觉地处于防备的状态下。基于此,我们脑中便提前预设了一个刻板化的假想敌,找准时机,一旦对方用词不当,便有了合适的理由开启“自卫”模式。于是假想敌越来越刻板,争论越来越无止无休,结果“越辩越混”。
可其实,每当争论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将讨论对象具象化到某一个群体,而男女群体并非是群体的最小单位。要知道,男女性并非只能对立,应当合作共赢。就三观而言,我们应当批判的是某一不良风气的群体,而不应带着性别预设无端展开攻击,更不应该下意识地恶意揣测对方说话的目的,从而自说自话式地引起骂战。再者,即使是真的上升到男性、女性整个大群体的讨论,我们也不应该急着下定论,应该想想我们身边一个个具体的异性朋友是否真如网上所说的一般“妖魔”?在维护自己性别权益的同时,也不要伤害虽然是异性、但同样是朋友的Ta们的性别权益。(田梦园)